1.写乡愁的诗(古代 现代)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吟孟郊慈 母 手 中 线,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意 恐 迟 迟 归。谁 言 寸 草 心,报 得 三 春 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静夜思李 白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关于”乡愁”的诗句
【有关乡愁的诗句】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3.关于乡愁的诗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福建永春人,中国台湾当代著名诗人。出生在中国传统的重阳节,父亲是一名国民党政府官员。抗战期间,举家搬到重庆。1947年诗人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由于不想离开母亲,诗人选择了后者。1949年转入厦门大学。1950年随全家前往台湾。1951年,诗人得到梁实秋的指点。1952年诗人从台大毕业,出版其第一部诗集《舟子的悲歌》,反响不大。次年,进部队担任编译哗鼎糕刮蕹钙革水宫惊官。1956年,诗人退役,开始在一些学校教书,同时主编《蓝星》等文学杂志;同年9月诗人与表妹范我存结婚。1958年、1966年,诗人两次前往美国。1974年,诗人前往香港教书,1981年和黄药眠、辛笛等诗人会晤,相互间作了亲切的交流。1992年,他终于盼到了他日思夜想的一天,他与妻子一道,回到家乡故土。诗人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隔水观音》及散文集《逍遥游》等。
名作赏析
乡愁,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是成千上万首诗表现的主题。然而,将之作为一个长期写作的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余光中恐怕还是第一人。在他众多写乡愁的诗中,《乡愁》一诗毫无疑问是流传最广、最为委婉动人的一首。
那一寸见方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往往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滋味自在不言中。一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于走向了沉重的分离,诗人的心一下子沉入了深深的黑暗里。
诗人在这强烈的情感中转入对现在的叙述。现在,那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也是诗人心中的伤痕,是和诗人一样的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伤痕。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了升华。那乡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和苦闷,它还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诗歌由此具有了一种深层的象征意义。那母亲难道不是祖国的象征?那情人难道不是诗人的自喻?
诗人在大千世界之中,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一起,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正如诗人所言:“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叙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无尽的相思。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饰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了词语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就是用自己真实的感受,用音乐般的语言唱出了心中对祖国和祖先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风在台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余光中的诗使得台湾诗坛的现代诗臻于成熟。
4.搜索有关故土,家园,思乡此类的名作(古今中外皆可
中秋节诗词选: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搜索有关故土,家园,思乡此类的名作(古今中外皆可 我的诛仙2小说 在线观看地址: 。
5.表达"思乡"的情感的诗句请写出来
思乡: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秋思陆游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余光中的<乡愁>就是一首和好的思乡诗啊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阴雨【唐】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江岸秋思【唐】杜荀鹤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江上送友人南游【唐】张乔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思乡作【唐】布燮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故乡杏花【唐】司空图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江外思乡【唐】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唐】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唐】高衢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乡思【唐】薛涛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风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7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8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9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6.思乡的 古诗
作者:商政叔(?-1231),字正叔,一作政叔,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市)人。
金崇庆(1212)进士,曾任秦蓝总帅府经历,元兵俘之使降,不屈而死。散曲作品今存小令四首。
雪飞柳絮梨花, 梅开玉蕊琼葩。 云淡帘筛月华。
玲珑堪画, 一枝瘦影窗纱。 【赏析】 这支小曲是写冬季雪天的景色:飘扬的雪花如柳絮、似梨花,冬梅却傲风雪而争艳。
月光从窗帘中照进来,更映衬得那遒劲的梅枝玲珑可爱又不失风范,如诗如画。作者借写风雪中的梅花,而抒发自己不入俗流的情怀。
【越调】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
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 【赏析·一】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应突袭。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
望秋野之悲凉气氛、“枯藤老树 昏鸦”,荒凉凋谢的蒿草,孤枯败落 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 时不交运的“昏鸦”,呱呱呱,声声催 人心魄,把秋日黄昏的氛围一下子 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 冷冷清清,坐落的小桥,似给旅 人铺路,又似让旅人沉落。
路漫漫其 修远兮,官宦仕途又几何。零汀的 人,纶巾青衫,满身风尘,踽踽独行。
“流水”“人家”,似喜似怨;万里原野, “流水”是意境,“人家”是夙愿,却难 赋深情,一双哀淡的秋目,拂袖欲断 水,愁绪任横流。驿站飘失了,残留 的“古道”依然通向天际,功名利禄, 仕途失意,难耐凄凉,是是非非,融进 萧萧悲凉的“西风”。
瘦弱羸马,驮着 书卷,催着旅人,行吧行吧。人生失意常八九,文人的落魄,漂泊的流离,谁道世事不唯艰? 上段三句十八字,九个名词连 缀成不涂浓墨的书画,亦无一个虚 造硬加的词,不同的景物天衣无缝 地和谐地造化在—起,不得不令人 拍案道奇。
这种音节和谐、情景交 融、妙含无垠的小令曲,故有“枯藤 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之 誉,的确委实不过。 倘若只有这九个名词,岂不是遭后人“怡其笑矣”? 一组组巧妙的结合,伏着千万 思绪惆怅,笔锋一转,漂泊者的坎坎坷坷,深层的意境,跃然跳出,一幅 精美绝伦的古画浮在眼前!夕阳傍 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萧凄凄,无声似有声:“断肠人在天涯”,顿时令人拊 胸掩面哽咽,潸然泪下,泪悲情亦痛,化景为情,情从景出,勾勒出充满忧伤的旅人远离家乡,孤身漂泊的身影。
“悲落叶于劲秋”,秋古来触发 深思。光阴如梦,往事堪嗟。
马致 远曾热衷于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 十余载,五十入仕,看不惯黑暗的官 场,退而隐居。《秋思》是他在漂泊旅途时的作品之一,现实的体验、愤 世,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 满。
饱腹之学,无所用之。失意、痛 苦、悲凉、孤独,一切衷肠,只能用枯 秃的笔,痛吐出来,倾诉出来。
意深,含蓄无限,玩味无穷;调高,心驰物外,意溢于境。是境,是景,水乳交融,情景映衬;是意,是情;相辅相成,相济相生。
怪不得王 国维在《人间词话》曰:“文章之妙,亦一言蔽之,有境界而已。精品,不可不读;美文,不可不品。
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 【赏析·二】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
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
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7.请帮找思乡的文学作品或古诗~~~~~~~ 谢谢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8.思乡的古诗名句有哪些
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唐代)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唐代) - 《渡荆门送别》3、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唐代) - 《回乡偶书二首》4、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宋代) -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5、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
李白(唐代) - 《送郄昂谪巴中》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9、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1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解释: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解释: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3、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解释:只有门前镜湖的水,无论春风怎样吹拂,都依然荡漾着微微波涛。
4、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解释:那长期在外地的游子早已疲倦,看那山中的归路,对着故乡家园苦苦地思念。
5、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解释: 瑶草是受寒不死的,可以移植到仙境沧江的江滨。
如果遇到东风飘洒雨露,就会与天地一道春意盎然。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释: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解释:战火连绵不断,家书显得格外珍贵, 也有的地方把家书解释为家人的信息。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释: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9、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解释: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1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释: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出处释义作者,哪儿缺了啊。真是的,明明都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大全 » 写乡愁的古诗词名作(写乡愁的诗古代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