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学的五十首最简单的古诗
一、《咏鹅》
作者:(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桨一样。
二、《春晓》
作者:(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三、《梅花》
作者:(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四、《春夜喜雨》
作者:(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五、《秋浦歌》
作者:(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译文:炉火照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冶炼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2.形容儿童学习的古诗词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3.关于学习的儿童古诗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4.孩子两岁了学什么古诗呢
孩子两岁了可以学《春晓》、《相思》、《静夜思》、《登鹳雀楼》、《咏鹅》。因为这5首唐诗字数比较少,属于四言律诗和七言绝句,2岁的孩子背起来容易朗朗上口,更方便记忆,可以培养孩子对故事爱好。
1、《春晓》
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
2、《相思》
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五绝。此诗写相思之情,却全篇不离红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
首句写红豆产地;次句以“发几枝”一问,语极朴实;三句寄意友人“多采撷”,言在此而意在彼;末句点明其相思属性,且用一“最”字推达极致,则“多采撷”的理由自见。
3、《静夜思》
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4、《登鹳雀楼》
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5、《咏鹅》
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
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背古诗技巧
1、演背诵
根据古诗的描绘内容,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表演背诵这一形式促进了小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加深了印象,从而背得快,记得牢。
2、根据内容想象背诵
这是一种根据诗文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方法。一边背诵一边体会诗人的情感,对于理解诗的内涵更有帮助。
3、创设情境背诵古诗
在背诵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为自己创设一种背诵的氛围,引导自己入情入境。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自己背诵的积极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相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咏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静夜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登鹳雀楼
5.写孩子学习的诗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鼑《村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代:俞樾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五代:胡令能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贾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
大儿锄豆溪东,二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
6.小孩子学的古诗
篇一: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篇二: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篇三: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篇四:画鸡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篇五: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篇六: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篇七:一去二三里 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十枝花。
篇八: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篇九: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篇十: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诗教,最可贵的点,不在于文字,在于性情,在于原生的感动。这种体验的获得,一定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加的。
如若用强,几乎必然会抹杀孩子对诗的兴趣。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大全 » 小孩学什么古诗词(幼儿园学的五十首最简单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