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秋天的诗词或者作文
秋
仿佛落了一阵雨,
在十月的笔端,
於是,荷都瘦了。
秋樱开始在微风中歌唱,
短暂的,不只是它的爱情。
月桂开始在月光下跳舞,
芬芳的,不只是它的情怀。
我在清晨醒来,
雾都散了,
彼岸的花开得正好。
渡我的船,还没有来。
该保持一个怎样的姿势?
你才会留意到,
一个固执的女子。
还是,
沉寂如寒潭?
雁过的影,就埋在最深的那处。
那麽,春天来的时候,
它会长出什麽?
它定会长出什麽的吧?
哪怕是一珠纤细的莎草。
我想唱一首歌,
却忘了歌词。
那些美丽的,
被谁题在枫叶上,
然后又飘向哪里了呢?
秋开始凉了,尽管无雨。
白露后有霜,
时光就这麽流逝了。
2.写秋天的诗词或者作文
秋天,人们总喜欢到香山看红叶,远远望去,红彤彤一片,美丽极了,但有些树叶变黄,如银杏树,秋天一到叶子就变成金黄。
这是为什么? 因为在绿色树木的树叶里,有许多种色素。这些色素以叶绿素为最多,还有叶黄素、叶红素。
春天和夏天,树叶里叶绿素多,所有树叶是绿的。到了秋天,天气凉了,叶绿素破坏了,劳累了半年多的叶绿素慢慢老化,颜色消退,叶黄素就显示出来,满树金黄。
如果叶子中含叶红素多就会变红,如枫树的叶子。 我喜欢这迷人的秋天。
你瞧,水果堆上的苹果,红得那么鲜艳,散发出诱人的清香;黄橙橙的鸭梨,一个足有半斤;一串串葡萄像玛瑙珍珠似的晶莹透明;石榴张开了大嘴,露出洁白的牙齿,在朝着我们傻笑呢! 菜园里的茄子像个紫色的小灯笼;萝卜青青的叶子,露出一点红红的小脑袋,像怕羞的小姑娘;白菜像是怕冷似的紧紧地裹在一起,米豆开的花有红的、白的……花旁边有一串串镰刀似的豆角。 庄稼地里的玉米,像列队的士兵,一个个牛角似的玉米棒,龇牙咧嘴地吹着胡须。
玉米下面种的是大豆,豆棵上挂满了毛茸茸的豆荚,里面包着胖胖的小“宝宝”。金黄色的稻子被人送进打谷场,多得像一座座小山。
花园里的一串红,像火一样;牵牛花像个小喇叭;胖胖的菊花含苞待放…… 树叶黄了,秋风一吹,飘飘悠悠地往下落,像一只只蝴蝶似的,翩翩起舞,又像在报告人们秋天来了。 啊!秋天真是丰富多彩。
我喜欢这金色的秋天。
3.描写秋天诗句的文章200字
描写秋天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 (元稹<菊花>) 10.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1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1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的:《山居秋暝》) 描写秋天的散文 读懂秋天 吝啬的秋天,一年只光临人间一次,它浓缩了多少哲理,像一本耐人寻味、百看不厌的书,让人们阅读,年复一年…… 瑟瑟的秋风是这本书的封面,一阵风赶跑了夏的炎热,送来了秋天的清凉,人们就开始品味着秋天,品味着秋天的味道。
秋风是严肃的,无情地将摇摇欲坠的叶子吹落,剥去了娇弱树干的伪装,青松翠竹方显出英雄本色,任何虚伪在秋风中暴露无遗。秋风是不解人意的,总爱用“沙沙……”的伴奏吹出人们心中的忧伤,吹落人们眼中的凄凉。
难怪总有人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吹不透的秋风,吹不透的忧愁。
悠悠的秋水是这本书的序言,“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过夏来流过秋。秋水满载了春的芬芳,夏的热烈,又赋予了秋的神秘,它流淌着一个季节的情愫,一个季节的精华,沐浴在秋风中,体味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怎能没有超尘脱俗之快感?望不穿的秋水,望不穿的沉醉。
朗朗的秋月是这本书的彩页,“明月几时有”,待到中秋月圆,洒不尽的银辉笼罩着人间,抹不去的相思布满了心田。秋月一轮,映出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映出了“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安慰,照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读不尽的秋月,读不尽的思念。 萧萧的秋叶是这本书的结语,从依附到颤动,从飘摇到旋转,从沉默到安宁,从有形到无言,这是一个生命的过程,秋叶绽放美丽的过程。
它的结局不是死亡,而是重生,它溶化为泥土,庇护了它前世的家;它升腾为空气,亲吻着它来生的嫩芽。一段生命的回归,没有埋怨,只有奉献;一种生命的轮回,没有悲哀,只有笑颜。
数不清的秋叶,数不清的祝愿。 秋天,有时冷酷无情,拿出秋风扫落叶的魄力;有时又脉脉含情,像《秋日私语》所诠释的那样温柔清新。
秋天,既有令人失落惆怅的叶子凋零,又有叫人精神振奋的菊花盛开。秋天,勾起游子无限的思乡哀愁,又回报了辛勤农夫以丰收的喜悦…… 秋天,读不尽,读不厌,更读不懂。
然而读不懂的又岂止是秋天,还有那读秋的人…… 秋天的雨(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古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袈裟鲜艳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的洗礼。
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秃噗秃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测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4.古诗词作文
感悟秋天
暑气散尽,寒气渐来,不知觉间,秋天就这样来了。
喜欢秋天,他不像春的招摇,把大地装扮的花红柳绿;也不像夏的热烈,用暴雨和酷暑逼得你躲无可躲;更不像冬的残酷,掩尽芳华,连带把人也掩进厚厚的大衣。
秋,是萧瑟清冽的。如果说春天是豆蔻的少女,那么秋就是一个尝尽沧桑的中年,无奈中带有一种悲苦,却又透着一种对世道、对人生的理解。
东坡诗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你可以剥开一颗金黄诱人的蜜柚,然后打开家里的音响,放上一曲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日私语》,带着美好的心情,随着钢琴王子那带着魔力的十指,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在优美的旋律中,你仿佛听到了,秋天那沙沙的脚步声,正渐渐的向你走来,向你微笑。琴声向你展现了,一片秋日的窃喜。你看到了,片片的树叶飘了起来,摇曳着随风而去。
你还可以捧着一本古书,在梧桐树下的躺椅上,随着片片飘落的黄叶,去感悟古人悲秋的情怀。看看稼轩“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的感慨,品拼秦观“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的心境。或者为刘禹锡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赞上一笔,总之,这是一种很逍遥的感觉。
悲秋?何苦来。
寒凉,那只是一种感觉,从科学角度上说它来自皮肤感官的反映,不是来源于心。
悲苦,那只是一种际遇,从辨证角度上说它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还是学一学杨万里对秋的态度嘛,他说:“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你看,这老杨头的人生哲学,倒是有些可以借鉴的。
你管它“明日黄花蝶也愁”,还是“西风愁起绿波间”!用开朗的态度,去拥抱秋天吧!尝试着“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正如李才女所云,天凉好个秋!不是吗?
5.描写秋天诗句的文章200字
描写秋天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 (元稹<菊花>) 10.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1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1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的:《山居秋暝》) 描写秋天的散文 读懂秋天 吝啬的秋天,一年只光临人间一次,它浓缩了多少哲理,像一本耐人寻味、百看不厌的书,让人们阅读,年复一年…… 瑟瑟的秋风是这本书的封面,一阵风赶跑了夏的炎热,送来了秋天的清凉,人们就开始品味着秋天,品味着秋天的味道。
秋风是严肃的,无情地将摇摇欲坠的叶子吹落,剥去了娇弱树干的伪装,青松翠竹方显出英雄本色,任何虚伪在秋风中暴露无遗。秋风是不解人意的,总爱用“沙沙……”的伴奏吹出人们心中的忧伤,吹落人们眼中的凄凉。
难怪总有人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吹不透的秋风,吹不透的忧愁。
悠悠的秋水是这本书的序言,“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过夏来流过秋。秋水满载了春的芬芳,夏的热烈,又赋予了秋的神秘,它流淌着一个季节的情愫,一个季节的精华,沐浴在秋风中,体味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怎能没有超尘脱俗之快感?望不穿的秋水,望不穿的沉醉。
朗朗的秋月是这本书的彩页,“明月几时有”,待到中秋月圆,洒不尽的银辉笼罩着人间,抹不去的相思布满了心田。秋月一轮,映出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映出了“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安慰,照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读不尽的秋月,读不尽的思念。 萧萧的秋叶是这本书的结语,从依附到颤动,从飘摇到旋转,从沉默到安宁,从有形到无言,这是一个生命的过程,秋叶绽放美丽的过程。
它的结局不是死亡,而是重生,它溶化为泥土,庇护了它前世的家;它升腾为空气,亲吻着它来生的嫩芽。一段生命的回归,没有埋怨,只有奉献;一种生命的轮回,没有悲哀,只有笑颜。
数不清的秋叶,数不清的祝愿。 秋天,有时冷酷无情,拿出秋风扫落叶的魄力;有时又脉脉含情,像《秋日私语》所诠释的那样温柔清新。
秋天,既有令人失落惆怅的叶子凋零,又有叫人精神振奋的菊花盛开。秋天,勾起游子无限的思乡哀愁,又回报了辛勤农夫以丰收的喜悦…… 秋天,读不尽,读不厌,更读不懂。
然而读不懂的又岂止是秋天,还有那读秋的人…… 秋天的雨(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古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袈裟鲜艳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的洗礼。
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秃噗秃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测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6.秋天的作文含有几句诗
那年秋天,美丽的诗
很高兴现在的我如愿成为文科班的女子,像她说过的那样——独坐墙角一隅——哪怕诉说着轮回的座位让我成为教室最中心的那个位置的主人之一,只要低头看到属于自己的纸和笔,又总能安静下来,安静得出奇,就仿佛自己一个人缩到了一个很小很远、被忽视了的角落里。
12个月以前,她淡淡地离开了我的人生,却又深深地刻下了一段记忆。她第一次讲评作文,赞赏我的文字,我突然被抛上了峰顶;她第一次走到我的座位前,亲切地问我的写作历程,我没有防备地收到一句“我很欣赏你”;她第一次见到我写的歌词,又惊讶又爱不释手,我瞬间寻回了自信……而这一切,都仅仅发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都打破了我新生活的死寂。
也许是源于第一篇作文吧,强劲的韵脚和诗般的句子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构想:把单调的评鉴诗句变成美丽的辞句。于是她便相信,我是一个写诗的女子。
我不是想要否认这一点,只是诗对那时的我来说,只是一个追求,只是一个高深莫测的深渊,而我仅仅是站在崖边,努力思考跳或不跳的问题。而她的赞赏,成为了我的决心,我决心要为这一束散落了的阳光涉足那不能再回头的深渊,刻下她喜欢的、赞赏的那种纪念。
从初中生变成高中生是一个过程,从第一名的霸主到百名之左也是一个过程。我低头从前者的出口走进后者的入口,又在后者的出口处仰起了头。
人生像一枚多面骰子,游走在无数种可能之间,谁也猜测不出下一次要朝上的面。
她走的时候,我在一张纯白的纸上写下了对她的祝福,纯白的纸很干净,黑色的墨迹也很干净。可是手中的笔却无法从心。
“偶然的时光
是必然的记忆
破晓的一瞬
阳光柔弱而坚强
散落的阳光
摔碎在看不到的角落
那里或许正有一双朦胧的眼
一个刚释放的呵欠
背后藏着一张只要微笑就看得到的
认真的脸
每一束阳光
都非同凡响
或许只要一个笑容一份释然
就能感动地走完一个光年
每个人生里
都多出一束散落的阳光
却不多余”(《散落的阳光——给路过我人生的侯老师》)
祝愿换回的同是一份祝愿和纪念,同是白纸和黑色墨迹的干净。
“我的迷茫中闯进这片田地
灵气的女孩,独坐墙角一隅
我在慌乱中端详她的天地
书籍、纸、笔,还有清透的眼睛
我在不安里靠近她的纸和笔
她有清秀的字迹和雅致的词语
我在欢悦里读透那精妙的字句
字字句句,句句字字
是一滴一滴、一粒一粒,
生长心里的真挚话语。” (《给写诗的宇飞》)
12个月飞奔过去了,此刻的我已拥有了快乐的新生活,笔下的诗句早已不再那么稚嫩,依旧在躺下正要熟睡之际神经质般爬起写自己想写的诗句。愿我的笔尖永远缠绕着干净的气息,愿生命里永远是干净的美丽。
12个月后,她已经到了北京,她说要在北京等我。
她还说,“你从内心感受到文字带来的洗净生命的力量,于是乐此不疲。”她不知道12个月后的这个秋天里,她说过的话成了我的诗,成了我的题记。
7.描写秋天诗句和描写秋天树叶的作文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原文比较长,你可以去查下,前面几句是描写秋色的
杜甫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夜雨寄北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思
朝代:唐代
作者: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归书意万重。
忽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词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秋夕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家。
古诗一般都会喻情于景,通过对景色的表述来表达自己感情,而秋色经常会触发悲壮、寥落的气氛
描写秋天的树叶的作文,很多大师都写过的,散文比较多,便于抒情
8.描写秋天的诗句,加400字作文式赏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
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大全 » 古诗词秋天作文(写秋天的诗词或者作文)